本網訊(通訊員 文昊)盛夏的寧遠縣水市鎮,田野間涌動著蓬勃生機。萬畝連片的秧苗舒展新綠,與此前金黃的煙葉形成鮮明接力 —— 這片土地正以 “烤煙 + 水稻” 的輪作智慧,同步書寫著產業振興與糧食安全的鮮活篇章。
該鎮依托“烤煙+水稻”輪作模式,將傳統煙田“空閑期”變為糧食生產“黃金期”。“煙葉采收后立即整田插秧,每畝水稻可產收1200斤,土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周火玲介紹道。通過科學規劃,全鎮整合1.16萬畝煙田發展輪作,既穩定優質煙葉產能,又新增糧食產量1392萬斤,實現“一田雙收”的效益倍增。
“從育苗到收割,合作社提供全流程托管,我們只管放心種。”種植大戶唐義成算了一筆賬,依托合作社統一供種、施肥、收割和銷售,每畝成本降低56元,稻谷售價還比市場價高出5%。這正是水市鎮推廣水稻全流程托管服務的生動實踐,該鎮依托“十代”服務模式(代翻耕、代育苗、代機插、代植保、代施肥、代收割、代烘干、代加工、代倉儲、代銷售),打造“九嶷素米”“九嶷富硒大米”等區域品牌,延伸米制品加工產業鏈,預計年產值突破1000萬元,帶動2000余名農戶參與規模化種植,創造30余個就業崗位。
在水市鎮上游村萬畝煙稻輪作示范基地,插秧機精準作業,無人機同步開展施肥。“一臺農機日均作業25畝,效率是人工的20倍,而且現在買農機都有政府補貼,比較劃算,大家都趕著政策買。”上游村黨支部書記蔡萬富表示。2025年,該鎮新購置農機具300余臺(套),耕、種、管、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5%。
從“單一種植”到“一田雙收”,不僅筑牢了糧食安全根基,更蹚出一條產業振興的康莊大道,實現群眾“錢袋子”和“糧袋子”的雙豐收。
來源:紅網
作者:文昊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2/97/1518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