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余巧艷 蔣李臻)寧遠縣紫霞巖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以其瑰麗奇絕的石筍、石幔、地下河聞名于世,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現已開發1500米游程,日均接待游客近千人。九嶷山景區秉持“源頭防控 + 生態修復 + 游客參與”的立體化治理策略,構筑起溶洞生態防護網。
“溶洞里面環境脆弱,一旦破壞就難以恢復。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在溶洞當中抽煙,不要在石壁上亂刻亂畫,不要去敲打、攀爬巖石,謝謝大家的配合。”暑假期間,紫霞巖景區采取分批次入園,每個導游都化身“生態衛士”,在游客進入溶洞前普及環保知識,引導游客共同守護溶洞生態環境。雖然游客量增多,但溶洞內依然空氣清新、水質澄澈、路面潔凈,良好的生態面貌讓游客流連忘返。
“里面空氣很通透、清新,路面很干凈,可觀的水質也非常清澈,體驗感非常棒。”游客劉琴說道。
紫霞巖溶洞內地形復雜,洞道時而寬闊,能容數人并行,時而又狹窄得僅能側身通過,蜿蜒曲折的石階和地下河也為清理工作帶來不小的困難。面對復雜的環境,景區推行精細化、網格化清潔流程,定時巡查、高頻次清掃,確保垃圾即產即清。5人保潔小組各顯神通,在寬闊區域,他們手持長柄掃帚,將地上的灰塵、小顆粒垃圾掃成一堆,再用簸箕仔細收集起來;到了狹窄地段,他們改用夾子,小心翼翼地夾取散落在角落的垃圾;遇到鐘乳石間隙中的垃圾,他們彎腰側身,小心翼翼地將垃圾拾起。為避免垃圾滯留影響洞內微環境,他們將所有收集的垃圾嚴格分類,并依規運出溶洞進行環保處理,確保溶洞空氣與水體不受污染。
寧遠縣九疑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成舟說:“我們組建環境治理專班,每天至少三次對溶洞內的衛生進行檢查,不間斷進行衛生清理,確保不留死角。同時,把環保標準融入日常,固化成長效管理機制,讓‘零污染’理念貫穿游客游覽、設施維護、應急處置等各個環節,守護溶洞自然生態。”
來源:紅網
作者:余巧艷 蔣李臻
編輯:廖芷誼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2/58/1520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