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何丹 駱麗霞)寧遠縣仁和鎮立足資源優勢,引回能人創新發展模式,培育“多層次、立體式”的產業結構,推動形成“一村一品”效應,賦能鄉村振興。
走進仁和鎮永興村的鼎弘水果生態園,成排的無花果樹枝繁葉茂,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游客張錦娜和家人穿梭在果樹間,體驗采摘樂趣。
“我和媽媽一起來摘水果,這里的水果很好吃又很好玩,下次我還要來。”張錦娜開心地說道。
果園負責人江峰是當地引回的創業能人,2018年他扎根鄉村探索水果種植,從50多畝擴展到100多畝。在試種 20 多個品種后,挑選出青桃、無花果、陽光玫瑰、獼猴桃等主打品種,通過錯峰種植實現5月至國慶節后持續采摘,同時采用 “線上 + 線下”銷售模式,線上銷往廣東、長沙,線下以休閑采摘為主,同步開展深加工。
寧遠縣仁和鎮鼎弘水果生態園負責人江峰說:“無花果是賣15元一斤,加工成果干可以賣到100元一袋,一年可以大概賣40萬元左右。”
仁和鎮的陳安村,則主打金槐種植。村里引回能人陳君輝種植1000畝金槐,金槐樹上掛滿花蕾,村民們在林間來回穿梭,忙著采摘、運送成熟的槐花枝條。
槐米是一種中草藥,是槐樹的花蕾經柴火蒸熟,晾曬或烘干而成,呈米粒狀,所以稱為“槐米”,具有清肝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槐米主要用于醫藥,食品色素,環保顏料等行業,遠銷廣東、廣西、山東等地,市場行情好。
寧遠縣仁和鎮陳安村金槐種植基地負責人陳君輝告訴記者:“它的用途是提煉醫藥產品藥品,用來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今年的產量大概10萬斤,產值100多萬。”
仁和鎮距離縣城不到10公里,全鎮16個行政村,每個村培育一到兩個主導產業,同時幫助解決資金、用地和銷售等方面的難題,推動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推鄉村振興。
寧遠縣仁和鎮黨委副書記歐陽春說:“我們鎮立足資源稟賦,以‘一村一品、多村聯動’的思路推動多元化種植,探索發展大棚蔬菜、水果種植、特色槐米、花卉培育、中蜂養殖、茶葉種植等一批富民產業,實現特色產業百花齊放的鄉村振興新局面,助推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高效農業轉變,讓農民從提質增效中穩產增收,年人均增收近千元。”
來源:紅網
作者:何丹 駱麗霞
編輯:廖芷誼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2/58/1520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