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何勇輝 駱麗霞)寧遠縣保安鎮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結合自然條件和庭院空間、勞動力等情況,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為帶領群眾實現增收的突破口,庭院經濟逐漸成為產業增收、百姓增收的“聚寶盆”,助推鄉村振興。
在保安鎮坪石村李勇兵的玻璃鋼燈具家庭作坊中,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趕制年前訂單,涂刷膠衣樹脂、澆注壓射、保壓、開模,工人們配合默契,堆放在庭院里的燈具成品是栩栩如生,有歡蹦亂跳兔子、四蹄生風的馬兒、五彩斑斕的孔雀等,無一例外都在展示著他們的巧奪天工之美。小小的燈具不僅照亮了李勇兵的致富路,更是解決了坪石村十余人的就業問題,增收效果明顯。
“我們這個玻璃鋼產品主要是銷往全國的,這種屬于文旅燈具,然后我們這種訂單的話,小的訂單一般是幾千塊錢,如果稍微景區要得大的,一次性有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訂單都有的。”保安鎮坪石村村民李勇兵說道。
在離坪石村不遠的漢下村蔣土強靈芝種苗培育基地,蔣土強在專業技術人員侯振華指導下開展菌種培育、防寒增溫,讓菌包順利出芽。“像這一卷它就是栽培卷,這一包可以栽培60小包菌絲,它產的靈芝才4兩左右,靈芝孢子粉可以收到1兩2,按照市場經濟價值孢子粉就是600塊錢左右一斤,加一個整個包括一個靈芝的包,它的經濟產值可以達到80元左右。”靈芝種植技術員侯振華介紹道。
蔣土強以前在外從事建筑裝修,四年前他返鄉回家,由于無所事事,在一次上網中發現院內可以種植靈芝,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自家庭院內試種靈芝,經過兩年的摸索,種植成功,讓他嘗到了甜頭,今年,他專門從外地請來了專業技術人員合作,準備擴大種植規模,進行林下靈芝種植。“現在中藥市場的行情都蠻好,我就在后院的庭院里種了有三、四十個平方,每收一茬的話,訂單可以賣到2~3萬元錢。”蔣土強開心地說道。
近年來,保安鎮根據本地農村家庭院落的特色稟賦,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通過引導和鼓勵村民盤活自己家中房前屋后的院落和周圍的閑散土地等閑置庭院資源,按照“一間工場、一個棚架、一壟菜園、一組果樹、一排柵欄”和“戶戶有產業、四季有綠樹、四季有花香、四季有瓜果、四季有蔬菜”的建設思路,組織群眾因勢利導發展起微小企業、微果園、微菜園、微花園、微魚塘等庭院經濟,讓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成為增收的好途徑,為鄉村振興和美麗家園建設增添新活力。
“庭院雖小,大有可為,我們鎮鼓勵群眾發展庭院經濟,把農家‘小庭院’建成致富增收的‘小產業’,我們目前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等多種模式,共吸納了40多戶農戶發展庭院經濟,金額增收達400多萬元,形成了一條成本低、見效快、周期短的增收之路。”保安鎮鄉村振興站站長彭瑤堯說道。
來源:寧遠融媒體中心
作者:何勇輝 駱麗霞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846/90/1352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