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蔣艷娟)“如果陌生人說‘你爸媽讓我接你’,該怎么辦?”“溺水事故通常都發生在哪里?”連日來,寧遠縣文廟街道深入轄區村(社區),開展防溺水、防性侵、道路交通安全等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案例講解、情景模擬、互動問答、應急演練等形式,將安全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生活常識。
當前正值暑假,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學生假期安全,多次組織召開工作部署專題會議,深入分析當前轄區安全形勢,明確活動目標、細化任務分工、壓實各方責任,建立“街道-村(社區)-網格”三方聯動機制,做到“重點時段有人巡、重點水域有人管、重點人群有人盯”。同時,制定工作臺賬,線上線下全方位開展安全宣傳教育,通過物防、人防、技防的“三防合一”方式,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筑牢暑假“安全堤壩”。截至目前,街道共開展水域巡查100余次,道路交通安全勸導80余次,配備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繩、救生桿等150余套,懸掛宣傳橫幅200余條,發放宣傳單、宣傳彩頁6000余張。
聯合街道團工委、婦聯、司法所等組建安全宣講小分隊,開展安全知識“進村(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小區”活動。志愿者通過真實案例、互動問答、有獎競答等形式,向學生講解安全事故的嚴重后果及自救互救知識,重點強調防溺水“七不準”、防性侵“五要五不要”、道路交通安全“五要四注意”原則,并現場演示救生圈、長竹竿、滅火器等常用救生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心肺復蘇急救方法,指導孩子們模擬落水救援場景,強調“呼叫大人、尋找浮具、不盲目下水”的自救原則。
建立“黨工委+支部+片長+組長+鄰長”五級網格治理體系,街道、村(社區)干部化身平安志愿者,深入開展“敲門行動”,逐戶走訪轄區內有未成年人的家庭,發放圖文并茂的防溺水、防性侵、道路交通安全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面對面宣傳安全知識,反復叮囑家長強化對孩子的日常監管。結合入戶走訪,對街道未成年人家庭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了解家庭監護、就學情況、心理健康等信息,對發現的監護缺失、矛盾糾紛等問題,及時聯動民政、婦聯等部門介入幫扶,確保關愛幫扶“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全力護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
來源:紅網
作者:蔣艷娟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1/59/1512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