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何勇輝 何丹)眼下,正值早稻田間管護的關鍵時期。寧遠縣圍繞早稻穩產增收目標,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采取“科技+服務”指導農戶加強病蟲害防治、灌溉、施肥等田間管護,全力保障早稻生產提質增效,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在文廟街道株木山村千畝早稻示范片,農戶正忙著將調試好的生物除蟲劑裝入植保無人機,無人機在農機手奉海波的操控下,螺旋槳快速轉動,從地面騰空而起,迅速飛進稻田上空,按照設定的高度、路徑噴灑作業。相比傳統的人工噴灑方式,采用無人機噴灑時間快、成本低、效率高。
初夏時節,進入分蘗期的禾苗根壯苗肥、長勢喜人,同時也是稻飛虱、卷葉蟲、鉆心蟲等病蟲害的高發期。種糧大戶歐大春聘請了專業飛防隊,為今年種植的500多畝早稻進行噴灑藥物防治作業。“現在種田比較輕松了,從犁田、插田到收割全程都采用機械化作業,用機械化作業能夠降低我們的成本,增加我們的收入,今年的禾苗比往年來勢都好,豐收在望。”歐大春開心地說道。
文廟街道打好“土地流轉+田間服務+農田管護”組合拳,推動零散土地整合,實現"小田變大田",讓土地連方成片,為農機高效作業創造條件。在高標準農田管護上,創新實施網格化管理模式,將田塊、道路、管網全部納入管護體系,確保農田旱能灌、澇能排。同時,街道辦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零距離” 技術指導,面對面指導農戶科學施肥、精準防蟲,助力早稻穩產增收。“我們組織了糧食生產專班,配備了15名農技人員對種糧大戶實行一對一的指導,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集中育秧、無人機飛防和翻耕施肥一條龍服務。今年以來,街道農機人員共下村指導100余次,為農戶創造了增產增收的有利條件。”寧遠縣文廟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趙初祥介紹道。
今年以來,寧遠縣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通過良種選用、機械作業、示范引導、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和“十代”模式托管服務等措施,擴大社會化服務覆蓋面,促進糧食生產“標準化”,全縣17.3萬畝早稻機械化率達到85% 以上。同時,積極推廣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引導農戶開展自防、聯防,不斷強化技術跟蹤服務和指導,做到防治信息到戶、技術指導到田、防治策略到人,精細管護每一片稻田,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來源:紅網
作者:何勇輝 何丹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9/67/1498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