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魏穎輝 駱麗霞)隨著氣溫逐漸回暖,又到了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寧遠縣積極引導各農業合作社、種糧大戶搶抓農時開展早稻集中育秧,全力提升早稻育秧的組織化、集約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水平,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在仁和鎮飛耘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集中育秧基地,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自動水稻育秧流水生產線正高效運轉,農戶們分工明確、井然有序地進行著水稻秧苗培育工作。育秧機在大家的協作下全力運行,一個個秧盤依次經過填土、澆水、鋪種等多道工序,育秧盤“成品”就制作完成,被擺放到一旁進行催芽。“全程機械化播種育秧,我們這個設備可以一小時播種1000盤,每天可以播種6000盤,可供200畝大田使用。今年我們早稻計劃育秧4500畝,大約13天可以完成,對比傳統的這個育秧,大棚育秧可以提早半個月插田,功效高,成本低,比傳統育秧可降低20塊錢一畝的成本費用。”寧遠縣飛耘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懷望說道。
水稻育苗是每年春耕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飛耘農機專業合作社不僅滿足自家1000畝水田插秧需求,還能為周邊農戶提供3500畝稻田所需秧苗,同時提供“耕、種、防、收、銷”全覆蓋機械化“一條龍”服務,機械化的高效便捷,吸引眾多農戶加入合作。“3月份就要育苗,我今天來是為了選好一點的品種,他這里還有一體化的插秧機可以幫我們,我們就不用操心了。”寧遠縣文廟街道春江村種植大戶楊興安開心地說道。
而在冷水鎮興鵬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技人員也沒閑著,他們正在進行早稻育秧技術指導,叮囑浸種注意事項,幫忙調試自動水稻育秧機,助力早稻流水線育秧,積極解決種植戶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全力提升水稻生產質量,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抓好糧食生產是保障民生的頭等大事,寧遠縣將糧食安全作為底線工作,多措并舉、開足馬力,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通過推廣水稻生產機械化和工廠化育秧等技術,為糧食生產注入強大科技力量,讓農民在糧食豐收路上更有底氣。
“我們在糧食生產工作上,早謀劃早部署,成立了五個糧食生產指導小組,下到各個鄉鎮開展工業化集中育秧技術指導。今年我縣落實早稻面積17.3萬畝,實施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面積14萬畝,免費發放早稻種子4.7萬公斤,有序推進早稻春耕生產各項工作,助力全年糧食生產穩產增收。”寧遠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劉鮮珍介紹道。
來源:紅網
作者:魏穎輝 駱麗霞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7/56/1477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