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蔣艷娟)近日,在寧遠縣文廟街道的田間地頭,一幅幅熱火朝天的晚稻種植景象映入眼簾。挖掘機、旋耕機等農業機械轟鳴作業,農戶們搶抓農時開展晚稻種植,一排排嫩綠的秧苗整齊地插入田間,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指導,共同奏響糧食生產的“豐收曲”。這是文廟街道全力推進晚稻擴面增產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街道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將晚稻擴面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建立“街道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的工作機制,通過“科技賦能+人工協作”的方式,組建2支農技服務小分隊開展“面對面”技術指導;投入資金修繕轄區農田水利設施,為三合園村和新車村引入飲水灌溉項目,保障灌溉用水;推動農業保險全覆蓋,降低種植風險;廣泛宣傳動員,確保種糧優惠政策入腦入心。
“現在政策好,機械化程度高,咱們種糧更有底氣了。”正在田間忙碌的種糧大戶楊大哥笑著說。在這片充滿生機的田野上,一株株晚稻秧苗正蓄勢待發,預示著又一個豐收季的到來。截至目前,街道晚稻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在烤煙田、玉米田、大豆田等土地上進行晚稻擴面354畝。
下一步,文廟街道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圍繞田間精細化管理、防災救災能力提升、綠色生產方式推廣等,切實將晚稻擴面工作抓細抓實,通過多措并舉、精準施策,確保晚稻豐產豐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來源:紅網
作者:蔣艷娟
編輯:廖芷誼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2/55/1519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