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姜海軍)8月12日,在寧遠縣民政局的支持與指導下,永州博睿社會服務中心在舜康家園農療(果園)基地成功舉辦“果園療愈·農康啟程”主題康復活動。此次活動以自然療愈為核心理念,將農耕勞作與心理疏導有機結合,助力精神障礙康復者重建生活信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活動現場,17名康復者及家屬在專業社工的引領下,化身為“果園達人”,在葡萄園中盡情體驗采摘的樂趣。他們輕柔地捧起飽滿的葡萄串,熟練地用剪刀剪下,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這種沉浸式的農事體驗不僅有效鍛煉康復者的精細動作能力,更通過五感刺激,發揮良好的情緒調節效果。“這里的每一顆葡萄都如同一個小太陽,溫暖我的心。”參與活動的小李(化名)邊說邊向同伴展示自己的采摘成果。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康復者們輕松地展開交流,互相分享勞動心得,社交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寧遠縣舜康家園農療(果園)基地是寧遠縣民政局、永州博睿社會服務中心與綠豐果園合作打造的專業康復場所,該基地創造性地構建“農療+心療+就業”三維康復模式。在專業社工的悉心引導和果園農場主的全力支持下,康復者得以循序漸進地參與栽種、管護、采收等全流程農事活動,從而在勞動中重建生活信心,掌握實用的生活技能。
寧遠縣民政局負責人周國建介紹:“相較于傳統康復方式,農療模式展現出獨特優勢。一方面,自然環境的療愈更能有效緩解焦慮情緒;另一方面,目標明確的農事活動有助于康復者重建生活規律,培養責任意識。”為此,基地還特別設立“過渡性就業”崗位,為康復者順利融入社會搭建緩沖平臺。
社工小廖表示,為了更有效地提升康復者信心,社工在活動中引入“任務分解法”,將采摘過程細分為尋找、判斷、剪切等多個步驟,既確保操作的安全性,又能讓康復者體驗到階段性的成就感。后續,社工還將根據每位康復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
本次活動是寧遠縣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農療”模式的一次生動實踐。永州博睿社會服務中心將繼續深化“農療”模式的創新實踐,拓展更多形式的自然療愈項目,助力更多康復者重拾生活信心,逐步融入社會。
來源:紅網
作者: 姜海軍
編輯:廖芷誼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2/57/1519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