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嚴軍 余巧艷)暑假伊始,寧遠縣灣井鎮朵山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的2名教師和9名學生志愿者。他們帶來的不僅是豐富多彩的暑期活動,更開啟了一場校地合作、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在朵山村青少年藝術節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時裝秀吸引眾多村民圍觀。孩子們身著自己設計、并用廢舊材料印染、縫制的時裝,自信地走上T臺,稚嫩又認真的模樣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這是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的師生們開展的陪伴式教學活動之一,他們將植物拓印、扎染等多種印染工藝轉化為沉浸式體驗課,極大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哥哥姐姐們教我們寫作業,還帶我們做手工、扎染、藍曬。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我很開心。” 朵山村學生吉語潔的話語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
今年朵山村有30多名孩子在家過暑假,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專門派出2名教師和9名學生,用非遺課堂、安全情景劇、青年藝術節等活動填滿孩子們的假期時光,也解開了家長們的 “心頭結”。“孩子們在這個暑假收獲很多,家長們也很放心,避免下塘、下河去洗澡,同時也減輕村里面的負擔。” 朵山村黨支部書記吉寧對此十分認可。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作為一所本科院校,在藝術設計與工科等領域資源整合方面頗具實力,致力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朵山村自古浸潤耕讀文化,因農民書畫聲名遠播,有著深厚的基層藝術土壤。這次合作是院校專業力量與鄉土文化底蘊的雙向奔赴。“朵山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鄉村,它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還有非常多的書法作品,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社會實踐的地方。”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教師李明瑛如是說道。
近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向朵山村授牌,正式確立其為大學生實踐基地。雙方將圍繞 “美育進鄉村”“藝術賦能教育”“文化振興工程” 精準發力,開啟 “人才賦能、校地聯動、多元協作” 的鄉村人才振興新模式。
李明瑛表示,他們已為朵山村聯系到一些購買書畫的群體,包括各類公司及政企。目前,已有一家公司打算訂購 100 個臺歷,初步達成了一些訂單。“把傳統書畫和現代的熱門產業、創意產業進行有機融合,能夠讓文化更加接地氣,也讓它更好地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的初衷,也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來源:紅網
作者:李嚴軍 余巧艷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1/51/1513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