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嚴軍 蔣李臻)寧遠縣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采取“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模式,通過精準預報、全域覆蓋的防控機制,科學應對地質災害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5月23日凌晨5點,寧遠縣接連發布暴雨橙色、紅色警報。保安鎮3小時累計降雨量突破110毫米,鎮村干部在排查中發現,中心鋪村大坪鍋自然村朱錦云家屋后山坡上的巨石有松動跡象,而屋內正住著她一家三口。“我們接到警報就進行排查,發現這家房屋后面山坡上的石頭有點松動,我們馬上叫她家3個人都轉移出去了。”中心鋪村黨總支書記何平波說道。
轉移后不到1個小時,驚險一幕發生,3塊數千斤重的巨石滾落砸中后墻窗戶,倒塌墻體及玻璃碎片散落床鋪。萬幸避險及時,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回想起那天的情景,朱錦云仍然感到后怕,激動地說:“我孫女睡的是這個床。幸虧那天書記喊我們轉移得快,不然的話我孫女就危險了。”
在鯉溪鎮光前塘滑坡隱患點,山體上部之前出現30米長、20厘米寬的裂縫,威脅到下方10戶群眾及房屋安全。自然資源部門不僅實施工程治理,還安裝了普適化監測設備,能實時監測山體位移、含水量等關鍵數據。一旦發現異常變化,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寧遠縣共有31個隱患點安裝了普適化監測設備,憑借先進技術手段與人員巡查,全方位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除了58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我們配備了監測員之外,其它所有的中高風險區和切坡建房也配備了管控責任人,做到了對全縣所有風險區全覆蓋。”寧遠縣自然資源局地質勘查和礦產資源管理股股長陳世權介紹道。
今年以來,寧遠縣組織技術支撐單位對縣域內58個地質災害隱患點、349處中高風險斜坡單元、1584戶中高風險切坡建房及重點防范地段開展“拉網式”排查,并按照“發現一處、研判一處、處置一處”的原則進行巡查防控。強降雨期間,根據氣象預警迅速啟動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響應機制,建立動態監測、風險預警、應急處置的全鏈條防控體系。
“我們與氣象部門聯合會審,定期研判氣象降雨的信息,及時發布臨災的預警信息。如有異常情況,我們會按照‘四個一律’的要求,立即組織人員逐戶開展敲門行動,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避免人員傷亡。”寧遠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陳先輝表示。
來源:紅網
作者:李嚴軍 蔣李臻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9/74/1500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