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嚴軍 李麗恒)寧遠縣五龍山瑤族鄉位于寧遠縣的最北端,這里山多地少,曾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發展滯后。近年來,鄉里立足自身資源稟賦,靠山吃山,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路徑,賦能鄉村振興。
初夏時節,陳家洞村的田野間,石菖蒲、白芨、玉竹等中藥材蓬勃生長,葉片青翠欲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田壟間,十來位村民躬身勞作,仔細清除雜草。他們多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動作嫻熟利落來自陳家洞村及周邊村落。“老板開了多少年,我就在這里做了多少年,工資有八、九十元一天。”寧遠縣五龍山瑤族鄉陳家灣村村民溫保姣說道。
這片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共有200多畝,以石菖蒲居多,還有白芨等十來個名貴中藥材品種。基地雖然安裝了先進的噴灌設施,構建起智能灌溉網絡,但從最初的耕地翻土、播種育苗,到日常除草、精準施肥等田間精細管護,再到成熟時節的采挖工作,一年四季都需要人工。“主要是帶動這些在家里的人有事做,平常都有十多個長期工,在挖采的時候有四、五十個不等。”寧遠縣五龍山瑤族鄉陳家灣村黨支部委員石祥夢介紹道。
五龍山瑤族鄉山多地少,有林地18.3萬畝。近年來,鄉里立足山林資源優勢,以“產業興鄉、富民強村”為目標,圍繞“千畝藥材、水果、優質稻、油茶、茶葉,萬斤竹筍,十萬畝竹木”七大產業布局,引導農民調結構、促轉型,激活鄉村發展動能,拓寬百姓增收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堅持黨建引領發展特色產業,主要是木材加工、竹筍的采集、山茶的采集,還有中藥材的種植、柑橘的種植等。產業發展起來了,就業也就帶動起來了,老百姓口袋也鼓起來了。”寧遠縣五龍山瑤族鄉黨委書記張亮介紹說道。
來源:紅網
作者:李嚴軍 李麗恒
編輯:肖益婷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9/58/1495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