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柏令軍 何成剛)新春伊始,寧遠縣冷水鎮便奏響了早稻生產的激昂序曲。作為連續兩年榮獲永州市糧食生產工作先進鄉鎮稱號的農業大鎮,該鎮在2025年早稻生產工作中,延續扎實作風,積極謀劃,確保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
落實“三個早”,不誤農時開好局
早謀劃,該鎮黨委在去年12月就召開糧食生產工作專題研討會,結合烤煙生產及早安排謀劃早稻生產;早摸底,督促各村春節前抓緊返鄉人員相對集中的有利時機,分別召開座談會,及時組織開展土地流轉,逐戶上門摸排建立早稻種植真實臺賬;早行動,合作社、規模種植戶在2月中旬做好了種谷、肥料、農機等發展早稻生產準備工作。
落實“三舉措”,保障有效強推進
經費保障落到實處,該鎮年初安排糧食生產工作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獎補農資采購、土地流轉、集中育秧、板田犁翻、拋荒治理及塘壩溝渠維修管護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力展現鎮黨委、政府抓好早稻生產工作的決心和意志,極大地激發了農戶的種糧積極性;早稻生產工作責任壓實,黨委書記、鎮長、分管領導分別帶頭包保二廣高速、寧嘉公路、廈蓉高速、永連公路沿線、樣本點、示范片等重點難點區域,其他班子成員包保其他重點區域,確保責任到人到地塊;激勵引導措施實在,獎補資金和項目重點向雙季稻生產傾斜,對村集體流轉的雙季稻連片種植區域實行重點獎補支持,目前該鎮早稻生產土地流轉面積達1.2萬畝。
做好“三服務”,精心助力穩增產
大棚設施建設升級,為有效抵御春季低溫冷害,提前播種期,在原有育秧大棚7座面積2.3萬平方基礎上,去年新建9座育秧大棚面積3萬余平方;社會化服務升級,新成立興鵬農機專業合作社,社會服務體系更健全,現該鎮共有插秧機24臺、大型犁田機55臺、植保專用無人機4臺,完全可滿足全鎮糧食生產需求還可輻射周邊鄉鎮;紓困解難服務好,該鎮安排四個指導組從年后不間斷開展早稻生產工作調度、指導及時掌握各村工作開展情況,幫助解決各類疑難問題,確保早稻生產及時有序推進。
下一步,該鎮將把早稻生產作為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作,全面推進板田犁翻、大田栽插等關鍵環節,確保圓滿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早稻生產目標任務,為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冷水力量。
來源:紅網
作者:柏令軍 何成剛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7/99/1475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