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嚴軍 李寧馨 李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寧遠縣在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注重傳承發展,讓“非遺”之花在九嶷大地精彩綻放。
蛇年大年初一,上萬名游客來到九嶷山舜帝陵,體驗舜帝祭典項目。九嶷山是舜帝的藏精之所,舜帝祭典作為當地的傳統民俗,傳承了數千年。如今,舜帝祭典已經成為游客體驗的熱門項目之一,助力九嶷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作為永州市文旅形象大使的黃穎文介紹說:“舜帝祭典規范典雅,因為特殊的文化歷史和國際影響力,2011年5月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寧遠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現有非遺項目49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5項,市級13項。永州石刻拓印代表性傳承人謝加群,自籌資金成立灣井鎮東江民俗博物館,陳列上千件“老物件”,包括農具、生活用具、家具等,館內充滿了懷舊氣息。自2023年8月免費向社會開放以來,該館已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雖然有的物件現在看起來不值錢,但它是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所以我應盡自己所能,好好地保護傳承下去?!闭劦匠闪⒚袼撞┪镳^的初衷,謝加群這樣表示。
新春開學后,不少學校組織學生來到縣文化館,參觀在這里舉行的春節非遺展。九疑木雕、高源土陶、竹扇等展覽品,都體現出高超的制作技藝,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來自縣德源小學的學生鄭薇薇說:“原來很普通的木頭經過雕刻后,變得很漂亮,我覺得它很有價值?!薄拔覀儗庍h的‘非遺’很多,我們要把它們傳承下去?!笔Y敬澤感慨地表示。
2024年,九疑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毛劉軍正式成為全國首批鄉村工匠名師,高源土陶入選省級非遺工坊示范點名單,竹竿舞、長鼓舞等項目逐步引入“大課間”活動。2025年,寧遠縣將加強人才隊伍和非遺傳承基地的建設,保護好、傳承好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拔覀円膭顐鞒腥藗鞒袆撔?,提高產品文化內涵和附加值,開展研學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非遺,增強文化自信。”寧遠縣非遺辦主任姜國平談到今后的工作時充滿信心。
來源:紅網
作者:李嚴軍 李寧馨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6/60/1473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