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蔣海珍)寧遠縣桐木漯瑤族鄉創新執法方式進行特別的交通安全勸導,讓受教育的群眾記憶深刻。在現場,未戴頭盔的村民接過執法人員遞來的提示牌,在鄉道旁拍下一張特殊的“警示照”,并配文“請大家引以為戒”發送到朋友圈,不會用微信的老人則撥通5名親友電話,叮囑親友“騎車一定要戴頭盔”,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過往群眾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該鄉抓住鄉土社會“重面子、講人情”的特質,從“罰單治理”到“面子教育”,變的是執法方式,不變的是守護群眾安全的初心。當違規者手持提示牌站在鏡頭前,當鄉鄰在朋友圈刷到熟悉的面孔,當親友接到帶著歉意的安全提醒,“違規”不再是個人與執法者之間的小事,而是牽動著家族聲譽、鄰里評價的“大事”。這種“不好意思”的心理觸動,更能叩擊人心,讓“戴頭盔”從“要我遵守”變成“我要遵守”。
該鄉通過“朋友圈轉發”“撥打親友電話”的形式加大宣傳力度,讓每個違規者都成為流動的宣傳員,順著親情的脈絡、鄉情的網絡,擴散成覆蓋全鄉的安全防線。
來源:紅網
作者:蔣海珍
編輯:廖芷誼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1/54/1511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