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何勇輝 駱麗霞)在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中,產業振興是破題關鍵。寧遠縣緊握“九嶷山兔” 這一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的 “金鑰匙”,以 “小肉兔” 撬動 “大產業”,通過黨建引領、聯建抱團、差異化發展的模式,讓 “兔經濟” 成為鄉村致富的特色引擎。如今,全縣長年肉兔存欄超100萬只,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兔子,正 “跳” 出群眾增收的新希望。
走進寧遠縣嶷山貢兔專業養殖合作社,連片的現代化兔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棚內的九嶷山兔個個膘肥體壯、活力十足。這個 2024 年新建的養殖基地,年出欄能力高達 12 萬只,其創新的 “村委會 + 農戶” 合作模式,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村委會以50萬元資金入股,每年可獲得 6% 的固定分紅,既為合作社注入了資金活水,更讓村集體與農戶實實在在共享著產業發展的紅利。“目前兔場還有10000多只兔左右,現在第一批肉兔已經上市2000多只,價格低了點,銷售還是不愁的,主要銷往江西、四川、重慶,還有福建,福建的價格高一點。”寧遠縣嶷山貢兔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田文表示。
在寧遠,九嶷山兔養殖產業并非 “單打獨斗” 的零散格局,而是通過精準的差異化定位形成了優勢互補的產業生態。與嶷山貢兔形成鮮明互補的,是保安鎮李巳村的鑫業興兔養殖專業合作社。這里占地3500平方米,其中8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基地配備了全套無害化處理、專業消毒及兔糞自動化處理設備,獨創 “寵物兔 + 大肉兔” 雙線發展模式,在細分市場中開辟出廣闊天地。“我們基地從去年開始就是以寵物兔和大肉兔為主,目前的寵物兔的價格在十元以上,大肉兔在六斤以上的達到八元以上,現在行情還是可以的。”寧遠縣鑫業興兔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旺軍介紹道。
保安鎮創新推行 “1+1”“1+N” 聯建模式,推動各村實現產業聯促、項目聯建,成功實現資源集成、資金集聚、經營集約的良性循環。在這一模式的帶動下,李巳、紅星、坪石等村相繼引入九嶷山兔養殖項目,形成了集群發展的生動局面。“通過聯建,各村由‘單兵作戰’向‘協同抱團’轉變,推動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建成九疑山兔現代化養殖基地3個,預計年出欄肉兔15萬只,年盈利100余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12萬元以上。”保安鎮黨委副書記鄧勇說道。
為擦亮九疑山兔這塊金字招牌,寧遠縣在種兔繁育、全產業鏈加工、農業保險等方面全面給予扶持,讓一只只九嶷山兔成為鄉村振興的 “加速器”。如今,“兔經濟” 已成為當地最亮眼的產業名片。到2025年底,全縣年出籠肉兔達到1000萬只,年肉兔屠宰加工500萬只以上,形成一個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大產業。
來源:紅網
作者:何勇輝 駱麗霞
編輯:李芳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1/50/1513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