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霞)仲夏時節,走進寧遠縣保安鎮漢下村的靈芝種植大棚,5萬根靈芝菌棒整齊排列,朵朵小靈芝傘蓋初展,菌香陣陣,長勢喜人。菌農們正在用刷子輕掃靈芝,小心收集褐色傘面上厚厚的孢子粉。這是寧遠縣保安鎮探索“中藥材+”產業融合、激活鄉村振興動能的一個縮影。
2020年,寧遠縣保安鎮開展引老鄉、回家鄉、建故鄉活動,返鄉能人蔣土強響應號召,主動放棄在外從事建筑裝修的穩定工作,在自家庭院試種靈芝。經過兩年多的摸索,種植成功。2023年底,蔣土強在李巳村成立禾益靈芝栽培中心,并邀請外地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擴大種植規模,進行林下仿野靈芝種植,然而種植受挫。2024年10月,蔣土強與合作伙伴歐陽維輝在漢下村建設靈芝大棚,經過半年多的選址、搭棚、水電接入、道路修建等。2025年1月初,5個占地約3000平方米的靈芝大棚落地,同時在靈芝種植大棚附近流轉600余畝荒地種植天冬,開啟了中藥材產業之路。
走進靈芝種植大棚,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們基地自建了菌棒生產線,今年2月生產靈芝栽培卷20萬包,今年小批量試種5萬包。這是今年采收的第二批靈芝,孢子粉質量和靈芝株重都十分不錯,預計可采集400斤孢子粉,2000余斤靈芝切片,正在密封大棚內曬粉、曬實體。”靈芝種植基地管理人歐陽維輝介紹道。45歲的村民王阿姨是大棚的常客。“坐在凳子上掃靈芝孢子粉,一天掙130元,活不重。”她笑著說道。采摘靈芝需要大量人員負責采摘、分揀、掃粉、晾曬、包裝等工作,高峰期種植基地內需要用工20多人,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就近就業和增收致富。
“靈芝產業效益高、前景好,既盤活了我們村的閑置資源,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又為村民提供了務工機會。”保安鎮漢下村支部委員、村委委員兼村醫劉小鋒表示。
目前靈芝主要銷往廣東、浙江,靈芝孢子粉提取物則瞄準保健品及化妝品市場。“靈芝提取物在護膚品中也具有很強的藥用價值,我們銷售的靈芝已被使用于化妝品、美容護膚產品中,附加值翻倍。”歐陽維輝信心滿滿。“大棚首批靈芝重在驗證種植技術可行,后期我想再繼續研究推廣,種植出品質更高、產量更多的靈芝,同時整合種植、加工、銷售環節資源,培育靈芝特色品牌。”靈芝基地負責人蔣土強表示。
近年來,保安鎮立足生態資源,著力培育靈芝、天冬、金櫻子等中草藥特色產業。該鎮將進一步優化種植技術、拓展“中藥材+”產品線,推動產業鏈向精深加工延伸,打造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及“土字號”“鄉字號”特色品牌,讓“小藥材”持續釋放富民強村“大能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紅網
作者:王霞
編輯:廖芷誼
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josefkobel.com/content/646940/68/15070135.html